工筆畫教學--聖誕紅
2012.8.10
2012.8.10
聖誕紅,別名一品紅,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原產於墨西哥,中美洲,在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間,盛極一時的印加文明期,原產於墨西哥的聖誕花是當地人熟悉的植物,印地安人利用聖誕紅的紅色葉片做染料,白色樹液(有毒性)做解熱濟,在當時,印地安人視耀眼亮麗的聖誕紅為清純的象徵,現在她成為全世界風靡的聖誕紅,常在節慶中被廣泛的關注,卻少有人知道聖誕紅花,也曾是五百年前印加文化,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。
聖誕紅的紅色部份花瓣,並非花片,花位於紅色花片(苞葉)的中心基部,由數十枚雄花圍繞,形成一個如杯狀構造的大戟花序
真正的花(小花朵)外側有一黃色小杯狀,為分泌蜜腺。大致上,聖誕花在耶誕節前後盛開,花片(一稱苞葉)有大紅、粉紅、白色、淡黃色、雜色暈等,花色多彩十分美麗。基本上,聖誕紅花雖為冬季盆栽,卻也不耐寒風,遇霜即枯萎死亡,也隱顯其嬌柔優雅的特質。
繡球花,一名、紫陽花、粉團花、洋繡球、雪球花,學名八仙花,為落葉灌木,原產於中國四川一帶及日本。其性喜陰濕,在日本,繡球花也叫“梅雨之花”,於六月盛開,所謂「梅雨」,在每年五、六月間,因西南氣流滯留引發的不斷降雨現象故名,在台灣,入夏高溫高溼的季節,同樣的,也是繡球花的盛開期,經雨水潤澤後的繡球花更添風情,每朵小花由四片似花瓣的粉萼組合,而所稱呼的「花」其實只是萼片,基本上,整朵繡球是由白色至淡藍紫色的小花瓣(萼片),群聚枝頭綻放組成,真正的花在花萼瓣正中間,卻小而不明顯,整個外觀看似像一個豔麗的球体故名之。繡球花除園藝觀賞外,也適宜盆栽或園植,因整株有毒性,也能為藥用。
寫生時,觀察生態,應注意花葉構造,花高約一至二公尺,老枝粗壯,葉具短柄,對生,而輪生,葉片肥厚,光滑,有橢圓形或寬卵形,葉邊緣有粗鋸齒。一般看到的是花萼,花瓣 4~5 片,繞著花序頂端成一圓狀。
紅燈口
講解葉的生態
現場畫一張白描線畫,給學員參考影印及臨摹,寫生也自由。
絹的反面上白
紫白色繡球,調色:315紫調295石青,也可以315紫調213桃紅日本HWC條狀水彩顏料(透明顏料)
正面花先打底色由內往外洗染淡開,花瓣尖端務必留白或留亮。
兩朵花不同顏色較有變化,另一朵以211洋紅打底,仍要注意留白或留亮(指花瓣最尖端處)
注意打底過程,花以十字形方式深淺交錯做底部分染(可等乾再分染一次),葉打花青色,洗染至葉尖淡化留白。
葉調色,顏彩盒的青草較鮮豔,建議調入少許赭或岱赭,讓鮮度降一些
葉以兩色相接法:青草調赭接若葉色,破葉處請留白
白花上白粉底
272石綠調334赭(淡黃綠色)
在白花上罩淡黃綠色
注意!葉尖或破葉處待乾後,可再罩染淡赭
花的圓潤需多次複染(紫或紅)及提白,且需要乾後,再一次上白(指部分提白),每個人的審美角度不同,提白花或複染,都憑個人的直觀。
紅燈口,頭、背,嘴及眼與羽均打墨底,乾後罩赭,下額罩染珠紅,腹部淡墨洗染
花葉背後加沒骨葉,及增添沒骨白花球,讓花葉間更具層次感
葉的層次也可再複染,但注意一片片葉複染時,要過水,不可留水痕。
現場示範完成圖-----於南海路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課堂
pS、感謝上課班長的拍攝與提供圖檔